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档案文化 >> 文化展厅 >>
  • 2019释觉平古意书画作品展

  • 时间:2019-03-07 10:12:21 信息来源:县档案馆 浏览次数: 字体:[ ]

  • 2019年3月6日,由苍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苍南县文化馆承办苍南县档案馆协办的“2019释觉平师父古意书画作品展”将在苍南县文化馆展厅开展,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本次展览的展览时间:2019年3月6日-3月30日,展览地点:苍南县文化馆一楼展厅。

    前言


    ★前言★

    中国书画成为中国人修养的重要部分在很久远以前就形成了风气。历史上佛门成就了很多书画大家,当文人艺术成为中国书画主流之后,书画更成为很多高僧修行的一部分。明代董其昌更将书画的南北特点与禅宗的南北特点互为印证,对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当第一次见到觉平师父习古的水墨山水作品时,我觉得这是出家人注重人文修养的常态。经朋友介绍,我拜见了1954年生人,比我长两年的觉平师父,知他是苍南县广福寺的住持。但当我得知他从2018年三月才开始正规学习中国书画,眼前一大堆书画都是仅半年多的作业时,着实震撼不已。

    觉平师父求法得当,从倪云林、沈周、渐江、石涛、八大等人作品入手临习,起点颇高。学习中不求乱真,只求气脉相承,故其作业格调清雅、远逸。更为难得的是,他没有在基础树石法课徒中纠缠,直接进入全幅画面的研习,将掌握笔墨和造型的过程与营造诗情画意的过程融为一体。由于他内心有着长期修得的深厚人文底蕴,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丝毫没有很多初学者难以避免的刻板、亦步亦趋的状态,而显得自然、安静。书画艺术是人生的体悟和画人精神的外化,笔墨是表达精神的语言,所以研习传统书画是参悟古人精神以及精神表达方式的过程。当今太多的艺术教学都耽误在技术学习的层面。而觉平师父远离藩篱,迅速正步于大道之上。

    唐代张躁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将艺术创造的发生归结于心,即修养、学识、情感、个性的蕴化之处。我能感觉到觉平师父画作中平静的心境。他作画就如坐禅、读经、吃饭、睡觉、扫地、走路一样,平常而自在。他曾天未亮提笔作画,画作完成时依然天黑,起身才发现画了整整一天。如此禅定让人叹服。所以他能够笔笔精到,处处放松, 不急不躁,参透古人精神。所以他能够在繁忙事务的同时拿出如此数量的作品汇聚成展。所以他与我初次见面就能够在习画上毫无保留,坦诚相待。

    觉平师父悟性很高。对他而言,书画学习只需“向宽处行”。即师从几家到多家,放眼古今中外,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日后便会有无穷可能。

    倒是我生出了期待,心中默祝觉平师父笔下写出更多不一样的作品。

    ——池沙鸿2019年1月10日

    画序


    澄懷修行  静水流深


    部分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