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弓,原名发坚,号伯恭,后改名百弓,1906年9月25日生于福鼎前歧溪浦村,祖籍我县矾山。百弓自幼聪颖,8岁进私塾,后就读岐阳小学、桐山育仁小学,1923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二中学。
1932年,共产党人王宏文出任前岐小学校长,陈百弓应聘为教员。次年,王宏文因“共嫌”被罢职,他上街张贴标语进行抵制后,愤然辞职。后到桐山小学任教,其间曾与进步教师编辑《福鼎》半月刊、《福鼎月刊》,抨击当局。
1936年,福鼎革命斗争进入高潮,陈百弓深受影响和鼓舞,常向贫苦民众发表演说,赞扬共产党,宣传抗日救国。1938年2月,他应邀到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所在地——平阳北港,由郑丹甫、林辉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训练班,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回浙南特委经鳌江时,遭当地国民党警察逮捕,被解押平阳,后被释放。
1938年9月,陈百弓任中共鼎平县委统战部长。他以印发传单、发表演说等方式,向各界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向国民党福鼎县政府县长陈廷祯等面陈国是,阐述全面抗战的道理。此后,配合中共福鼎县委书记林辉山在福鼎城关知识分子中开展统战工作。翌年,他在前岐召开抗战两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两个多小时的抗战救国演说,随后到矾山区做知识界的统战工作。
1940年10月,浙南特委将鼎平中心县委改为鼎平县委,任命陈百弓任为县委书记。当时国民党正大举“驻剿”,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隐蔽精干”政策,扭转了鼎平革命的危局。1941年4月11日晚,经过周密策划,陈百弓果断地指挥霞关起义,粉碎了国民党政府的“清乡”阴谋。6月18日,陈百弓率领队伍在钱库桐桥村活动时,遭国民党兵包围,突围时被捕。他面对酷刑,大义凛然。翌日,由于叛徒招认,陈百弓暴露了身份,平阳县长下令“就地枪决”,时年35岁。(县史志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