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档案局(馆)2006年度档案
工作情况汇报
苍南县档案局成立于1986年10月,苍南县档案馆成立于1983年7月。1997年8月县档案局(馆)合并为县委、县政府直属机构,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办公室。局(馆)定编为14人,现实有人数16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督指导科、保管利用。2003年1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县编委批准县档案局增设苍南县现行文明服务中心。2001年验收为省二级馆,2002年县委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我县档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根据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苍南县档案工作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全面开展工作。现将2006年我县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综合性工作
1、局馆班子建设
①班子成员3人。年初研究制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并坚持每月一次以上的集中学习,交流思想和工作情况,提高理论素养,达到班子的团结和统一。每月召开二次以上班子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班子整体素质高、战斗力强,工作思路清晰。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年初班子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并能做好分工分解,做到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上,班子成员能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整体合力强,完成任务及时。
③廉洁自律方面:年初,我局研究制定了《苍南县档案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及2006年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工作总结等材料和有关制度,以制度规范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的行为,并经常开展廉政自律和勤政廉政思想教育工作,班子成员能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工,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2、全年档案工作计划和“十一五”档案工作规划制订
①年初,根据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并尽量做好计划的 量化和细化,达到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求。
②计划制定之后,做好明确分工,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能按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做到人人要责任、件件抓落实,并强化对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工作汇报等,总结回顾工作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③自05年12月份开始,我局为制订为档案工作“十一五”规划,广泛征求县各部门、各乡镇意见,每次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三易其稿,终于于06年4月份完成档案工作“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工作。
3、保护经费保障
根据省、市两办文件精神,我局对“四项”经费落实工作,积极向县委县府指出建议要求,并向当地财政部门积极争取纳入,以促进档案事业发展。06年度县财政对我局预算经费中列入2万为重点档案征集费和重点档案抢救费,并把我局每年约3万元经费投收入(档案查阅利用费)作为档案日常维护费和档案研究开发经费使用,不列入预算支出。因此我局当年四项经费投入约5.5万元。
二、档案法制及监督指导工作
1、建立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和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①相关制度及文件见有关材料。上述几个制度均为今年在结合本县档案工作意见情况下制订。特别是在制订四个制度时,我们结合近年我县档案违法案件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依据国家档案法和浙江省实施档案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而制订,并确定在执行若干年后予以补充修改。
②县级档案局现拥有持证上岗的行政执法人员4人。(郑瑞密、杨玲、陈玮玲、应孔彩,均为2002年市批发证)见附件。
2、①已于今年7-8月份开展一次专项执法检查(见总结未写)。
②自行组织的达20次以上(房管局、地税局、新区管委会、工商局、龙港农经办、长运公司、农办等)。
3、机关档案管理工作
①建立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年检制度。
②直属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省、市级认定率50%,较好的有金融单位和财政、国税、电信、烟草等单位(已达到)。
③推进案卷改革的直属机关达50%以上(已达到);50%以上直属机关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已达到)。
4、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我县2005年共有25家,2006年力争达到30家。已达省级良好以上(规范化标准)的有县仪表厂、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已达到市级标准但未验收的有锡星印刷有限公司、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新雅印业有限公司、金田电缆、宇宙集团、丰华商标已开展初步工作,为下步达到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具体工作事例见材料。
5、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①本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登记率达90%以上(我县8个重点项目全部登记已达到)。具体见材料。
②重点建设项目已进行专项验收的占应验收项目的80%以上(已达到)。具体见材料。
③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合格率达95%以上(已达到)。
如2004年验收的霞关海港工程、标准海塘建设工程、龙金大道建设工程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个别工程在验收之前经我局初审意见后进行整改,按标准化要求整理,达到了合格要求。
6、“三农”档案工作。
①乡镇机关全部达到省级标准(未达到)。
全县36个乡镇通过我局及乡镇达10年的共同努力,已陆续达到省级标准的有31个,还有5个乡镇未达到省级标准。其中达标后不断努力,继续保持的有5个乡镇,并在计算机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②村级建档率达90%以上,可以说村级建档率95%。
村级建档达标难度较大,但我县县委、县府历来就十分重视。2002年就曾发文,要求做好村级建档工作,并规定由县档案局和乡镇政府共同负责抓好,并确定村档案室要按“四有”的要求建立,即有兼职人员(一般由村会计兼任,乡镇政府发文任命);有库房或档案专用箱柜;有档案实物(村会计帐册、村委换届、二轮土地承包档案材料等);有规章制度(由县档案局印发样本)。③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省级1个,龙港镇下垟郑村,经过1年时间的努力,已全面达到省级标准,可随时接受省市档案部门验收。市级2个:龙港镇江口村、李家垟村。年初市局发出通知后,我局就专门制订计划,确定专人负责,并且分管副局长专门督导检查,与龙港镇密切配合,经努力,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预计于今年12月底可完成任务,接受市里验收。
④农村劳动力培训建档占培训人数的70%。此项工作我们会同县农办共同进行。县农办在每年均举办几次农民培训班,结合培训班内容,讲解有关档案业务知识,应该说已达70%以上。
7、社区档案工作
社区建档率达80%以上已经完成。
三、档案馆及基础业务工作
(一)档案馆建设总体水平。
我局于2001年经省市验收已达省二级馆。见文件。
(二)馆基础设施建设。
1、我馆建筑面积没有达到5000平方米,本馆一九九二年建成面积为1128平方,新县府大楼将搬迁,计划将县委大楼1000平方米交我馆,就县府大楼计划200平方米,作为机关现行文体存放利用中心,我局正在争取之中,计划实现的话,我馆加上占地面积和工作区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
2、馆功能用房情况说明:苍南档案馆是1992年建成为1128平方,设有库房四个,目录室一个,查阅室一个,陈列室一个,现行文件中心一个,会议室一个,办公室7个。
档案库房建筑能满足保护档案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求。
3、已公开现行文件提供利用工作,目前进行的目录输入10万条,收集党政机关71个单位的现行文件目录,已进行政府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县委县府及部门单位2500个文件提供全文阅览,我局档案网站设有文件目录,全文查阅,文件搜索栏,为利用者提供网上查阅。
4、我馆于2002年8月被县委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设有150平方米的场地装置陈列室。同时将陈列室及温州市馆陈列室的内容编辑,进行我馆爱国主义教育栏目,为了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心工作,我局已编列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展览,分成党的章程文献,党的建设重要文献,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优秀共产党员四大部分,反映党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体现三个代表的历程,宣扬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如焦裕录、雷锋、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二十二名先进典范,在网上展出,点击率较高,达一万人次。
5、编研成果,由于经费的关系,我们全年通过自筹渠道,已编研三本书书籍,《苍南百家性》第一卷、21万字,《苍南黄氏通志》23万字,《王氏通志》15万字。编集了苍南十二个性,每姓分三块(1)始祖与人口(2)姓氏人物(3)附录进入网站,供网上利用。今年我们编研工作,还编辑了苍南荣誉录,有苍南金名片,苍南民俗,苍南烈士名录(767位烈士的生平简介),聚集了古代名人录877人,当代名人录8人,苍南状元5人,苍南院士4人等。以上编研内容全部进行网站,向社会展出。
6、档案资源建设①依法介入并接收重大活动档案,今年介入接收二轮土地档案21个乡镇,全县桑美危房重建全部资料15000份(可查库房档案)。②接收多种专门档案,接收了有关乡镇山林定权档案,转制企业25个单位的会计等档案(可查库房)。③开展档案征集活动。金名片6个乡镇,个人档案13个(详见网站和库房)。
7、档案网站建设有专人负责,网站全部更新,信息化中心技术支持全部以档案特色页面设计。
8、数据库建设,目录数据10万条,没有达到60%。
9、局(馆)内部局域网已建成,已立项规划(可见网站)。
10、信息化规划工作已制定(有资料)。
四、1、宣传工作:
①档案法制宣传月工作开展9月份开民(可见网站)。
②在期刊、报纸、电视广播全年有在电视广播3篇,在报刊上刊登7篇。
2、档案教育工作:
①县级档案局馆长参加一次国家级培训。
②举办档案培训班一次(见材料)。
3、职称评定工作:有组织。
4、档案学会成立,已准备本月8日召开大会。
5、档案杂志征订完成81份(看订单)。
根据市档案局2006年度评分细则,我们自评分是 分。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今年虽然我们在档案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我市是第县市档案局(馆)还相差一定的距离,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请检查组领导和同行们监督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苍南县档案局(馆)
2006年11月30日